网络布线时,什么情况用单模光纤,什么情况用多模光纤?
网络布线时,什么情况用单模光纤,什么情况用多模光纤?
使用光纤有哪些优点?
1、光纤的通频带很宽,理论可达30T。
2、无中继支持长度可达几十到上百公里,铜线只有几百米。
3、不受电磁场和电磁辐射的影响。
4、重量轻,体积小。
5、光纤通讯不带电,使用安全可用于易燃,易暴等场所。
6、使用环境温度范围宽。
7、使用寿命长
一、多模光纤
1、什么是多模光纤
当光纤的几何尺寸(主要是纤芯直径d1)远远大于光波波长时(约1µm),光纤中会存在着几十种乃至几百种传播模式。不同的传播模式具有不同的传播速度与相位,导致长距离的传输之后会产生时延、光脉冲变宽。这种现象叫做光纤的模式色散(又叫模间色散)。
模式色散会使多模光纤的带宽变窄,降低了其传输容量,因此多模光纤仅适用于较小容量的光纤通信。
总之多模光纤芯径大(62.5mm或50mm),允许上百个模式传输,色散大,工作波长在850nm。
2、多模光纤的传输距离
相对于双绞线,多模光纤能够支持较长的传输距离;
在10mbps及100mbps的以太网中,多模光纤最长可支持2000米的传输距离;
而于1GbpS千兆网中,多模光纤最高可支持550米的传输距离;
在10Gbps万兆网中,多模光纤OM3可到300米,OM4可达500米;
二、单模光纤
1、什么是单模光纤
当光纤的几何尺寸(主要是芯径)可以与光波长相近时,如芯径d1 在5~10µm范围,光纤只允许一种模式(基模HE11)在其中传播,其余的高次模全部截止,这样的光纤叫做单模光纤。
由于它只有一种模式传播,避免了模式色散的问题,故单模光纤具有极宽的带宽,特别适用于大容量的光纤通信。因此,要实现单模传输,必须使光纤的诸参量满足一定的条件,通过公式计算得出,对于NA=0.12 的光纤要在λ=1.3µm以上实现单模传输时,光纤纤芯的半径应≤4.2µm,即其纤芯直径d1≤8.4µm。
由于单模光纤的纤芯直径非常细小,所以对其制造工艺提出了更苛刻的要求。
2、单模光纤传输距离
单模光纤的纤芯直径为8.3μm,包层外直径125μm,单模光模块的工作波长为1310nm、1550nm,单模光纤相比于多模光纤可支持更长传输距离,在100Mbps的以太网以至1G千兆网,单模光纤都可支持超过5000m的传输距离。
单模光模块中使用的器件是多模光模块的两倍,所以单模光模块的总体成本要高于多模光模块;单模光模块的传输距离可达150至200km;多模光模块的传输距离仅可达2km。
这里我们对常用的布线距离做个总结:
不同的网络下、不同的波长多模与单模传输距离。
从表中,明显可以看出,多模光纤的传输距离有限,现在在实际应用中,已经用的比较少了。
为什么多模光纤传输距离没有单模远呢?
光纤的工作波长有短波长850nm、长波长1310nm和1550nm。光纤损耗一般是随波长加长而减小,850nm的损耗为2.5dB/km,多模光纤在这一波长工作,损耗过大。
1310nm的损耗为0.35dB/km,1550nm的损耗为0.20dB/km,单模光纤的工作波长,也是光纤的最低损耗。
三、多模光纤收发器与单模光纤收发器的区别
区别
价格:多模的便宜,单模的贵
距离:多模的小于2KM,单模的能传100KM以上
波长:多模850/1310NM,单模1310/1550NM
备注
多模收发器和多模光纤对应, 单模和单模对应, 不能混用。
目前市场上, 多模的收发器价格低廉, 基本200元左右的就很不错了,企业级的300多也够用了,带宽都是100Mbps。
单模收发器与之相比, 市场上货源较少, 价格较贵, 基本要400元左右一个, 带宽是1000Mbps, 比多模要高很多。
虽然多模都在淘汰中,现在用的比较少, 但是因为价格较低很多在监控,主要在500m以下的布线范围内,近距离传输方面还有在用 ,但我们还是推荐单模,性能不如单模。
多模收发器接收多个传输模式,传输距离比较近。
单模收发器只接收单一的模式。传输距离比较远。
四、光模块的使用
1、单模/多模光纤可以和单模/多模光模块可以混用吗?
答:单模/多模光纤可以和单模/多模光模块混用结果如下表所示,我们可以看到它们是不能混用的,必须要将光纤和光模块匹配好才可以正常使用。
光模块类型 |
光纤类型 |
是否能正常工作 |
单模光模块 |
多模光纤 |
短距离可以工作,但无法保障效果 |
单模光模块 |
单模光纤 |
正常工作 |
多模光模块 |
单模光纤 |
无法工作 |
多模光模块 |
多模光纤 |
正常工作 |
单模光模块在多模上传输会出现很大的丢包。
2、多模光纤能和单模光模块一起使用吗?如果不能,那么原因是什么?答:不能。多模光纤最好和多模光模块一起使用,因为多模和单模的转换器必须是相应的波长和光收发功能才能实现光电转换,所以多模光纤能和单模光模块一起使用无法保障使用效果。
3、我们机房全部都是单模的光模块,光纤是多模的,难道机房的光模块全部要换成多模的?
答:最好全都换成多模的光模块,不能单模和多模混用,因为单模光纤和多模光纤的芯径差别很大,会导致两者匹配时插损太大。
五、光纤光缆的使用
一、如何选择光缆?
光缆的选择除了根据光纤芯数和光纤种类以外,还要根据光缆的使用环境来选择光缆的结构和外护套。
1、户外用光缆直埋时,宜选用松套铠装光缆。架空时,可选用带两根或多根加强筋的黑色PE外护套的松套光缆。
2、建筑物内用的光缆在选用时应选用紧套光缆并注意其阻燃、毒和烟的特性。一般在管道中或强制通风处可选用阻燃但有烟的类型(Plenum)或可燃无毒的类型(LSZH),暴露的环境中应选用阻燃、无毒和无烟的类型(Riser)。
3、楼内垂直或水平布缆时,可选用与建筑物内通用的紧套光缆、配线光缆或分支光缆时。
4、根据网络应用和光缆应用参数选择单模和多模光缆,通常室内和短距离应用以多模光缆为主,室外和长距离应用以单模光缆为主。
二、在光纤的连接中,如何选择固定连接和活动连接的不同应用?
光纤的活动连接是通过光纤连接器实现的。光链路中的一个活动连接点就是一个明确的分割界面。在活动连接和固定连接的选择上,固定连接的优势体现在成本较低、光损耗较小,但灵活性较差,而活动连接与之相反。网络设计时需要根据整条链路情况,灵活选择活动和固定连接的使用,保证既有灵活性,又有稳定性,从而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活动连接界面是重要的测试、维护、变更的界面,活动连接比固定连接相对容易找到链路中的故障点,为故障器件的更换增加便捷性,从而提高系统维护性和减少维护成本。
三、光纤越来越接近用户终端,“光纤到桌面”的意义和系统设计时需要注意哪些因素?
“光纤到桌面”在水平子系统的应用中,和铜缆的关系是相辅相成不可或缺的。光纤有其特有的长处,比如传输距离远、传输稳定、不受电磁干扰的影响、支持带宽高、不会产生电磁泄露。这些特点使得光纤在一些特定的环境中发挥着铜缆不可替代的作用:
1、当信息点传输距离大于100m时,如果选择使用铜缆。必须添加中继器或增加网络设备和弱电间,从而增加成本和故障隐患,使用光纤可以轻易地解决这一问题。
2、在特定工作环境中(如工厂、医院、空调机房、电力机房等)存在着大量的电磁干扰源,光纤可以不受电磁干扰,在这些环境中的稳定运行。
3、光纤不存在电磁泄漏,要检测光纤中传输的信号是非常困难的。在保密等级要求较高的地方(如军事、研发、审计、政府等行业)是很好的选择。
4、对带宽的需求较高的环境,达到了1G以上,光纤是很好的选择。
光纤的应用正在从主干或机房逐渐延伸到桌面和住宅用户,这就意味着越来越多的不了解光纤特性的用户开始接触到光纤系统。所以设计光纤链路系统和选择产品时,应充分考虑系统当前和未来的应用需求,使用兼容的系统和产品,最大可能地便于维护和管理,适应千变万化的现场实际情况和用户安装需求等。
四、FC连接器可以直接与SC连接器连接吗?
可以,这仅仅是两种不同类型的连接器的不同连接方法。
如果你需要连接他们,你必须选择混合的转接适配器,使用FC/SC适配器可以分别连接两端的FC连接器和SC连接器。这种方法要求连接器应当都是平面研磨,如果你一定需要连接斜角度(APC)连接器,则必采用第二种防止损伤的方法。
第二种方法是使用混合跳线和两个连接适配器。混合跳线是指两端使用不同的光纤连接器类型,这些连接器将连接至你需要连接的地方,这样就可以在配线面板中使用通用的适配器与系统相连,但是对系统衰减预算带来一个连接器对的增加量。
五、光纤的固定连接包括机械式光纤接续和热熔接,那么机械式光纤接续和热熔接的选用原则有哪些?
机械式光纤接续俗称为光纤冷接,是指不需要热熔接机,通过简单的接续工具、利用机械连接技术实现单芯或多芯光纤永久连接的光纤接续方式。总的来说,对小芯数多地点分散的光纤进行接续时,宜采用机械接续取代热熔接。
机械式光纤接续技术早期经常被应用在线路抢修、特殊场合的小规模应用等工程实践当中。近年来随着光纤到桌面和光纤到户( FTTH)在的大规模部署,人们认识到机械式光纤接续作为一种重要的光纤接续手段的意义。
对于具有用户数量大而地点分散的特点的光纤到桌面和光纤到户应用,当用户规模到一定程度后,施工复杂程度和施工人员和熔接机无法满足用户开通服务的时间要求。机械式光纤接续方式由于操作简单,人员培训周期短,设备投资小等特点,为光纤大规模部署提供了成本效益最高的光纤接续解决方案。比如楼道高处、狭小空间内,照明不足、现场取电不方便等场合,机械式光纤接续为设计、施工和维护人员提供了一个方便、实用、快捷、高性能的光纤接续手段。
- 上一篇:Theia Varifocal Ultra Wide Len 2019/5/23
- 下一篇:康拓威技术-销售365租售宝下载_365英超_365best官网 AXIS T8355 01561-00 2019/5/15